转自:邯郸晚报
本报讯(通讯员 邢耀明)近日,笔者走进曲周县大河道乡西老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延彬的引领下,来到该村箱包产业规模最大的刘天虎的加工车间进行采访。
一座小庭院,几间空房子,几十台缝纫机、锁边机,几十名妇女工人,组在一起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加工车间,就是一座圆了很多乡村妇女靠自己的双手走上勤劳致富路子的大舞台!
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布料,放满了箱包、书包成品。车间内,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检验、包装、入库……工人们手脚并用,低头而忙,生产场景一派火热繁忙。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工人们的笑声,一派红红火火热闹景象。只见工人们脚踩缝纫机,手上飞针走线,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咔嗒、咔嗒”缝纫声,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漂亮的小书包就加工制作完成了。
“姐妹们在这里上班,主要是加工做箱包,简单易学,活也不累,按计件发工资,干多少就得多少,多劳多得,心灵手巧的干得多,挣得也多,手慢的挣少点,关键是大家聚在一起很开心,又能挣钱。”年轻的宋女士一边忙着缝包,一边开心地说着。
“俺家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不能外出打工,自从村里建了箱包加工车间,俺就第一个报名参加学习培训,一直在这儿干,每月能挣到5000多元钱。”正在熟练操作加工箱包的李女士也开心地说道。
一摞摞美丽漂亮的小书包、小挎包,承载着美好的希望与祝福,远销全国各地,甚至飘洋过海卖到了欧洲、非洲……
箱包加工车间负责人刘天虎介绍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车间主要加工各类箱包,工艺包括机器缝纫、人工剪线、手工包装等,多为轻松的手上活,很适合留在家里的妇女做。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需要有适合的产业,产业兴旺才能带动老百姓奔小康,乡村才能真正实现发展。”
据了解,箱包加工产业在大河道乡西老营村越做越大,箱包加工车间光本村就已发展到4家,吸纳了150多名女性村民不出村、在家门口就业,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在车间加工或者把半成品带回到自己家中进行加工,每人每月可挣到2000元至5000多元不等,轻轻松松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采访结束时,大河道乡西老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延彬说:“近几年,我们村刘天虎、景晓信这几位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敢想敢干,敢闯敢为,多次外出考察致富项目,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箱包加工产业,并且功成不忘桑梓情,积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让村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致富。”